行业特色型高校关于“总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为例
于辉;索涛;闫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时代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必然选择。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行业特色型高校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责任,在充分梳理总结人才培养历史贡献的基础上,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紧盯行业人才需求,从有利于青年学生全面成长发展的视角,积极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历史回顾、价值意蕴与实现策略
郑荣奕;纵观我国近40年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历程,主要遵循“搭建框架”“构建体系”“深化改革”的逻辑。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呈现前瞻性、发展性、自主性、贯通性、融合性、类型性等特点。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实施教育强国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应然走向。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入深化改革新阶段。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中,要采取“央地互动、区域联动”策略,聚焦“一体两翼”战略任务,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生态;要遵循“政府主导、多元主体”逻辑,聚焦“一统三融”战略举措,优化职业教育发展有效路径;要实施“两大工程、四大计划”,聚焦“一核四维”战略重点,破解体系建设改革瓶颈难题。
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教育话语的使命、要求和根本依据
张国彦;杨家榜;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世界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引领者,这样的时代赋予了中国教育学人在构建中国特色教育话语时解读中国教育实践以深化本国教育改革,传播中国教育理念以争取国际话语权,展现中国教育成就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等使命。为了完成这些使命,中国教育学人在构建中国特色教育话语过程中必须坚持自主构建与吸收借鉴并举、统一性与多样性共存、科学规范与政治要求兼顾的基本要求,以教育实践为根本依据,建立文化自觉。
外语专业大学生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三重向度
邹晓玲;国家形象是主权国家的重要软实力。外语专业大学生凭借其外语优势,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重要力量。从历史向度来看,几代中央领导人都特别重视中国国家形象建设,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极大丰富了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思想宝库。从价值向度来看,加强外语专业大学生国家形象意识培育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是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在要求。从实践向度来看,要提高外语专业大学生对国家形象的认知教育、加强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教育、打造适应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外语教师队伍、营造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环境和氛围。
新时代构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长效机制的实现路径探赜
王永涛;新时代传承好红色基因,事关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而构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长效机制是实现红色基因赓续传承的关键。在学术界对传承红色基因长效机制问题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构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长效机制的四条路径,即构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组织领导机制,构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基础保障机制,构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多主体参与机制,构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守正创新机制。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路径探索——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
吴桂坤;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是育人的重要手段,如何从“保障型”资助过渡到“发展型”资助,形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资助育人体系成为关键。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看,“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可拓宽高校资助体系,在物资保障、制度规范、能力培养、思政教育、实践发展等层面协同发力,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战略目标。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精准分析学生需求,精准识别学生心理,精准实施资助政策,探索包括“扶困、扶智、扶志,立制、立德、立志”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路径。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0